我从一句话里得到勇气(15/100)(2 / 2)

「这次参加的队伍都好厉害!我们差一点就能得奖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是说,但我觉得大家都很bAng了,那个某某同学就很厉害啊,居然能那麽流畅地回答那道难题!我要多多向她请教。」

听到这些话语的当下,我的心中突然泛起一阵苦涩——过了很久我才知道,原来这GU苦涩的滋味,叫做遗憾。

尽管没有得名,但全力以赴的她们获得了宝贵的人生经验,以及几位志同道合、能一起并肩作战的好友。

而我,既没有损失,却也没有任何获得。

经此一事,往後在面对挑战时,我不再胆怯和犹豫,而是选择坦然接受。

大学毕业後,我选择了与当初就读科系截然不同的所别就读。我面临到许多挑战,不过我不再害怕了。我读着不熟悉的论文,学习新的程式语言。

我成长了。

我想,遗憾之所以令人心痛,是因为它与「来不及」有关。它不像伤口能立即包紮,也不像错误可以补救。它更多时候是无声的缺口,只能留在记忆深处,成为我们学会珍惜当下的理由。人们总说要「活在当下」,但若没有过去的遗憾,又怎能真正明白什麽叫珍惜。

当我回望那些曾经让我夜不能寐的遗憾时,我已经不再责怪当时的自己。那时的我,只是还没学会相信自己,只是还没准备好罢了。人总是在一次次错过与错误中慢慢成熟,不是吗?

遗憾并非只能是伤痕,它也可以是提醒——提醒我们在下一次选择来临时,不要再轻易逃避。人生不是条直线,而是由一个又一个十字路口组成。我们不可能走遍每一条路,也不可能预知哪一条才通向理想的终点。但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每个路口,好好选一次。

我们无法避免遗憾,但我们可以选择奔赴圆满。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http://m.25shuwu.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在准备考谘商所的日子,我习惯在熟悉的一切事物中找答案。

未来作为一名心理师,最大的使命就是帮助个案找出他们生命中的答案。

我还记得那时候我和好友每周都会进行一到两次的谘商演练,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sE,试图从那些错纵复杂的生命故事中,找出能帮助对方豁然开朗的解答。

我们扮演过和男友吵架的nV孩、放心不下患有忧郁症的家人的大学生,对未来感到迷惘的研究生,或是渴望自由的高中生。

人生来来去去总是有许多角sE。我们像是不断答题的学生,写完一张又一张的试卷,和名为命运与社会的老师对答案。如果答案错了,我们就得重来。

为了让自己的谘商演练更加真实,我决定亲自走进谘商室,成为个案的一员。刚开始的我,怀着寻找解答的心情走进去,想知道自己为什麽焦虑、为什麽悲伤、为什麽总是不快乐。可是在一周又一周的会谈中,我才慢慢明白:心理谘商,不是为了「找出答案」,而是让你学会与那些没有答案的时刻共处。

我发现,原来我生命中有很多打不开的结。心理师不会帮你剪断或拆开这些结,而是陪你一起看着它,然後轻声问你:这个结是从什麽时候开始存在的?你怎麽看待它?你愿意试着用不同的方式去理解它吗?

有一次,我谈起过去的忧郁经验。我说:「好像只有我够不幸,才有资格悲伤。不然别人会说我只是矫情。」

心理师问我:「你觉得悲伤真的需要资格吗?」

我一时语塞,只能低声说:「因为大家都这麽说,而且我相信每件事的背後一定有原因,那个原因应该就是解答。」

但那天之後,我开始怀疑,是否真的每个悲伤都需要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如果没有理由,我就不被允许哭泣吗?

透过谘商,我逐渐学会了,一个更温柔的练习:不是b自己解开每个问题,而是学会在不安中深呼x1,在矛盾里安静地坐下,在混乱中仍愿意温柔地看着自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原来,人生许多时刻的意义,不是来自解释清楚「为什麽」,而是来自你愿不愿意,陪自己走过那些「不知道该怎麽办」的日子。

有一回,谘商进行到最後的几分钟,我静静地看着心理师,忽然问她:「你们每天听这麽多人的故事,不会累吗?」

她笑了笑,说:「有时候会,但那不是因为他们的故事太重,而是因为我也曾经像你一样,拚命想替每个人找到答案。」

我愣住了,没想到她也经历过这样的阶段。

心理师接着说:「後来我发现,当我放下一定要找出解答的执着,反而能真正陪伴他们。因为有些痛,不是为了被解释,而是为了被理解。」

那天走出谘商室,我经过公园,看到一个小nV孩坐在秋千上哭。她妈妈没有立刻过去安慰她,只是坐在不远处陪着,看着她一边哭一边摇着秋千。

那一幕让我突然懂了。

真正让人感到安心的,从来不是解释或分析,而是有一个人,安静地坐在不远处,让你知道:你有哭泣的权利,也有慢慢长大的空间。

於是从此以後,我没有再去追问自己为什麽会悲伤。

或许我们都曾是那个在秋千上哭泣的孩子,以为需要答案才能停止眼泪。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http://m.25shuwu.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在谘商所放榜後的日子,我过得并不好。

我的志愿都落榜了。以擅长与人聊天而感到骄傲的我,顿时陷入了自我怀疑之中。我想,是不是我太骄傲了?是不是我过於高估自己了?我总是幻想着当一名出sE的谘商心理师,但现实却狠狠cH0U了我一记耳光——我其实,什麽也不是。

知道这件事的爸爸感觉有点幸灾乐祸。他说,你当初去念心理系有什麽用?你还是没有考上研究所啊。你去念资安所吧,至少未来我还能罩一下你。

顺带一提,我爸爸的求学背景横跨了电机、资工和通讯。不过很可惜的是,我完全没有遗传到他优秀的基因。他擅长程式编码,而我热Ai写作。

对於落榜一事,我一直耿耿於怀。我纳闷自己为何会惨遭滑铁卢,一方面又认定是自己不够努力。我望着书房堆叠的心理学书籍,开始对它们的存在感到厌烦。

我知道我只剩下资安所这条路可以走。我无路可退,也别无选择。

那段时间,我变得很沉默。沉默得像是说话这件事也从我身上cH0U离了。家里的餐桌安静得像考场,爸爸依旧不忘时不时提起「资安多好多好」,他可以用他的人脉,在我研究所毕业後帮我铺路。我只是点头,没有反驳,也无从反驳。

从某一天起,我打开电脑不再是为了写作,而是开始下载资安相关的课程影片,强迫自己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看下去。那些密密麻麻的程式码跳跃在萤幕上,像是另一种语言,一种我学不来、听不懂的语言。我记不住函式、看不懂逻辑,手边的笔记总是空白的——就像我自己,在这条被迫选择的路上,没有留下任何挣扎的痕迹。

但我还是每天准时坐在书桌前,像是在惩罚自己。惩罚那个以为只靠热情就能走进梦想的人。惩罚那个自以为「喜欢倾听」就能当心理师的人。

每天晚上我都梦见自己被困在一间教室,老师在黑板上讲着我听不懂的术语,台下所有人都在快速记笔记,只有我拿着原子笔,不知道要写什麽。醒来的时候,枕头Sh了一角,梦里的焦虑还没散去。

我开始不再写东西了。以前每次情绪积压时,我会写日记、写故事、写诗,那是我最自然的出口。但现在,写作彷佛成了证明我失败的提醒。我想,如果我真的这麽热Ai心理学、这麽擅长与人G0u通,为什麽我连研究所都考不上?为什麽我会在最想走的路上被拦下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後来的某一天早晨,我经过学校附近的书局,出於习惯走进心理学书区。那些我曾经厌倦的书,如今静静地排列在架上,像是在等我重新靠近。我cH0U出一本书,是罗杰斯的《成为一个人》。

我曾经在课堂上读过这本书,但那时的我,只把它当作一本「考试会考的经典」。而这次,我在某一页停下来,看见这段话:

「当我接受自己原来的样子,我才开始改变。」

这句话彷佛穿透了我心里某个长久封闭的角落。我一直努力想「变成一个可以考上研究所的人」、一个能让爸爸骄傲的人、一个「够格」当心理师的人。

我突然意识到,或许我之所以会如此痛苦,不是因为失败,而是因为我对「自己应该要是什麽样子」的执念太深。那不是热情,那是一种自我强迫的完美主义。

我回家後,开始重新翻阅过去的日记。那些曾让我感到羞耻与失败的文字,如今看来却充满诚实。我第一次没有批评自己,而是像一位真正的谘商师那样,静静地陪伴那个痛苦又努力的自己,理解她、拥抱她。

爸爸还是会时不时问我资安的事,但我学会不再因此感到烦躁了。我想,他的好意只是披着理X外衣的焦虑与保护方式。而我,不再需要用「成功」来证明什麽给他看。

如果说以前的我总是在追求一个「够格」的自己,那麽现在的我,只想认真地活出「真实」的自己。

我不知道未来还会不会重考,也不知道心理学是否还会成为我的职涯,但我知道就算绕了一圈,只要那份对人的好奇、对理解与疗癒的渴望还在,我就没有真的离开心理学。我,依然正在逐梦。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http://m.25shuwu.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在刚上大学不久的时候,有好些阵子,我一回到租屋处眼泪就会不争气的留下。其实也没有遇到什麽悲伤的事,但我就是很难过。

可能是第一次离开家,开始学习遇到委屈时要懂得自己承受和沉淀。我是独生nV,所以从小和父母的感情就很亲。虽然偶尔还是会有争吵,但我们无话不谈,即便有争执,也很快就会和好。

第一次离家,让我瞬间少了两个能倾吐心事的对象。我知道我该学会,不应该把所有悲伤都呈现给父母看。父母正在老去。我不想他们到了这个应安享晚年的岁数仍在担心我这个不够成熟的小孩。因此,当他们打电话来关心我时,我总是习惯X的隐藏起自己的悲伤,用一句「我很好」来粉饰所有的波澜。那些波澜有时候汹涌得像海啸。

电话挂断之後,我常常坐在床沿发呆好久,脑子里空空的,只剩下一种沉甸甸的孤单。租屋处再怎麽布置,终究不是「家」;厨房再怎麽乾净,煮出来的饭也没有家的味道。

我害怕自己会是个长不大的小孩,於是我b迫着我去成长;我害怕自己的泪水会成为旁人的负担,所以我在悲从中来时强迫自己要去快乐。

为了追求快乐,我尝试了很多方法,有正规的,像是尽量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例如写作、追剧、逛街和唱歌;也有b较偏门的,像是饮酒作乐,在外面夜不归宿。

但我还是快乐不起来。内心有什麽正在扩大的空洞,逐渐吞噬我变得快乐的权利。

我终究还是在我父母面前露馅了。

有一次,我正因为期末考和友会的成发忙得焦头烂额,在最疲累的时候接到母亲的来电。母亲兴致B0B0地跟我分享她在教会活动的心得,我却突然感到一阵厌烦,但我还是努力给她正向的回馈,直到她问了我那句话。

「你最近过得快乐吗?」

不知为何,这句话像是一把锋利的刃,直直的剖开我的心弦。我瞬间潸然泪下,但我不想承认我很难过,上了大学之後我一直不快乐,却又要佯装快乐的假象。

我忘记我朝着妈妈吼了什麽难听的话,我忘了自己到底说了什麽,只记得我像个无理取闹的孩子一样,朝着妈妈吼,说她烦、说我很忙,说我没时间听这些无关痛痒的事。挂掉电话,直到那时候我才明白,原来再怎麽假装,都掩饰不了我已经腐烂的内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一天我哭了好久好久,也去喝了很多的酒。隔天,我在宿醉的头痛中苏醒,看着镜子里狼狈的自己,我突然很害怕自己会不会再也好不起来了?

我想要好起来。

就在我思考着要如何让自己快乐时,我收到了妈妈的讯息。

「没关系,你可以不快乐,但不要忘了,我们一直都在。」

在看到讯息的那一刻,泪水又不争气的夺眶而出。

我才了解到,原来,不用刻意隐藏,不用刻意讨好,Ai你的人,不论你是快乐还是悲伤,永远都会支持和包容你的一切。

这样的信念,不是某一天突然就有的,而是被一次次眼泪慢慢洗链出来的。

我还是会怀念家,也还是会想爸妈,但那份思念不再只是让我难受的负担,而变成了一GU力量,提醒我自己一直被深深地Ai着。就算我在外面跌倒了、倦了、迷路了,心里始终有一个方向可以回去。

我不再怕哭了,哪怕我可能没那麽快会好起来。

但我知道,有人会陪着我慢慢好起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http://m.25shuwu.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人能承受的生理痛苦有分成十级,从打针、轻微擦伤、嘴巴破洞,到严重烧烫伤和生理痛,这些疼痛,有些可以自行消化,有些则需要藉助药物去缓解。

那麽,心理上的疼痛呢?

对我来说,最极致的心理上疼痛,是被你曾经很深Ai的人无预警的断崖式分手。

b起严重争吵後分开,这样的方式更令人感到绝望。因为你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做错了什麽,也没有机会再去知道了,更没有机会可以补救。那个曾经被你放在心上珍惜对待的人,就这麽离开了你的生命,头也不回,好像你们本来就是陌生人。

我曾经很喜欢的男生,在今年四月的时候彻底消失在我的生命里。这并不是他第一次这麽做了,在他上一次决绝地离开时,我拼命在偌大的世界里寻找他的身影。後来,我终於找到他了,而他也对我许下不会再离开我的誓言。

现在看来,这些话语苍白脆弱得宛如即将消逝的蝶影。

当时的我,甚至还傻傻地保存着他对我说过的那些话,一字一句,一封封讯息,像是信仰一般存放在手机里。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一遍又一遍地翻看,企图从那些文字中找回一点温度,一点我们曾经相Ai过的证明。

可事实证明,文字不能取暖,誓言也留不住一个决心离开的人。

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渐渐明白,这场Ai情从头到尾,或许我才是那个b较用力、b较深陷的人。Ai得b较多的人,总是在结束後承受b较多的痛苦。这句话过去听来像是老掉牙的J汤,但真正被击垮过後,我才知道那是残酷的真相。

我曾经以为,我这辈子都无法走出这段感情的Y影。我自责、自问、自nVe,每个夜晚都像是与孤独和悔恨的拔河。朋友们一次次地开导我,要我放下、要我向前看,可我总是在说「我知道」之後,又偷偷地在夜里想起他。

直到有一天,我梦见自己回到那年春天,重新经历了一遍他离开的过程。梦里的我什麽话也没说,只是静静地看着他转身离开。然後我听见梦里的自己轻声说了一句:「谢谢你曾经Ai过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醒来的时候,我泣不成声。但那一次的哭泣,不再像以往那样是对失去的哀悼,而是像某种结束仪式,一场为自己的释怀。

从那天起,我不再每天查看他的社群帐号,不再刻意走过他可能出现的街角。我开始为自己生活,为自己料理晚餐,为自己在雨天带伞,为自己写日记记下日子的明亮与Y霾。我甚至,学会了在想起他时不再感到窒息,而是轻轻一笑,像是笑着看一段旧时的电影片段。

我终於笑着提起那段痛,不是因为我已经完全痊癒了,而是我学会了和痛苦和平共处。

这份痛苦,曾经是我生命中最深的裂缝,现在却成了我温柔又坚定的成长印记。

我们不能阻止时光或是他人在我们的生命中烙印痛苦,但我们可以学会如何抚平和治癒这些伤口。时间未必是我们的解药,但我们会是自己的解药。

当我终於可以笑着提起那段痛,我才发现,笑容从来不是忘记的证明,而是一种更坚韧的Ai自己的方式。

我想,某天当我再次Ai上谁,我不会再用过去那种舍命的方式去投入,而是会带着曾经被伤害过後的智慧与温柔,慢慢走向一段新的开始。我会记得:我值得被温柔地对待,而我也能温柔地对待自己。

如今,我依然走在疗癒的路上。有时会跌倒,有时会後退,但每一次的前行,都是为了靠近那个更完整的自己。

谢谢那段痛,让我变成今天这样的我。

温柔,坚定,不再害怕告别,也不再把遗憾当作Ai的证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http://m.25shuwu.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曾经,我总以为别人的光芒才是成功的样子。我觉得自己身上的光好微弱,就像随时会熄灭的烛火。

我想要靠近光。我想要T验燃烧的感受,为了成为那样耀眼的存在,所以我总是羡慕别人的人生,并以他们为标竿,奋力朝着我以为的终点奔跑。

我总以为,只要努力模仿别人,就能活成那个「更好的人」。看着同龄人在社群媒T上发光发热,就职、恋Ai、出国、结婚,我内心的天秤一次次被扰动。那时的我,就像一面总在风中摇晃的旗子,被别人的节奏牵引着,每一次羡慕都像是在提醒自己:「你还不够好。」

我曾经羡慕朋友的活泼外向,能在人群中自然地发光发热;也曾羡慕某位同学的能力,在实验室的工作总能举重若轻地完成,深得教授赏识。更别说那些在网路上看起来人生一路顺风的人们——他们有着自己热Ai的事业,有稳定的伴侣,假日能无忧无虑地旅行,拍出光线刚好的照片,上面写着:「人生不过如此。」

我开始努力尝试我原先所羡慕的人生。我会强迫自己社交,学习那些能逗笑他人的没营养笑话;我让自己接下社团的核心g部,期待自己去认识更多更厉害的人们;我选择在大三下超修二十九个学分,好让自己看起来学业和社团都能兼顾。

我的睡眠时间不断在减少,但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我有没有成为我所羡慕的人,以及,这样的自己值不值得别人羡慕。

我终究还是在夸父逐日的路途上,崩塌了。

在大四上的时候,因为积劳成疾,睡不长期不足,我身T的许多机能都差点罢工。在那段我什麽也做不了的日子,我只能听从父母的话乖乖先暂时回家休养。

休养的生活很无趣,一点都不值得别人羡慕。我每天就像是照表C课那样,八点起床,吃饭,吃药,被拖出去晒太yAn,午餐,吃药,午睡,去遛狗散步,晚餐,吃药,读经,睡觉。

後来我有一天真的闷得发慌了,我问父母,能不能让我见一个朋友?

那时候他们本来不肯,觉得是我过度社交才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但在我的软磨y泡下,他们终於愿意将手机还给我,我在休养期间,是被禁止用手机的。

我想了很久,还是不知道要约谁。因为我有点害怕,如果前来赴约的朋友看到我现在这副鬼模样可能会对我失望。我不想要令任何一个人失望。於是,我决定把选择权交给命运——我在社群媒T上发了一条限动,询问有没有人想跟我约吃饭,第一个回覆的人,我就会和他见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出乎意料的,一位国中时认识的「陌友」回覆了我。

会说是陌友,就是「陌生的朋友」,是因为我和她虽然国中就认识,也吃过一两次饭,但就是跟对方没那麽熟。我想,既然跟我不熟,那也不用太担心她会对我失望吧,毕竟我们很少有交集。

我们见面的日子刚好是我的生日过後不久。她很用心,还亲自电绘了一张卡片给我。我永远都记得,她在卡片中俏皮地写道:

我偶尔会在别人的限动或PO文中看到你,每次都觉得很羡慕,所以今年抢到头香,成为你第一个约会的人,我很开心!

短短的一段话,让我非常感动。

那一天,我和她聊了很多,从国中那些青涩的回忆,到彼此现在的生活。她没有像我想像的那样对我的现状感到讶异或失望,反而是一边吃着饭、一边笑着说我变得更真实了。

那天散步回家的路上,风吹得不强,却刚刚好。我想起了这几年来自己追着光跑的模样,跌跌撞撞地模仿别人,却一次次迷失了自己。原来,一直以来,我不是没有光,只是太忙着羡慕别人的耀眼,而忽略了自己也正在闪亮。

现在的我,不再羡慕别人的人生。因为我明白了,每一段路都有它该发光的节奏,而我,也终於走在属於自己的光里。

我走得不快,但我很踏实。

我不再羡慕谁,也不再b自己成为谁。

因为我知道,这样的我,就已经很好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吧文学http://m.25shuwu.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