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8章 中原鼎沸,黎元殄悴(三)(2 / 2)

寒风呼啸,战旗猎猎,在这座戒备森严的军寨中,赵剑手握江湖兵器谱排名第三十七的青釭宝剑,傲立在临时搭建的坚寨城墙上,一袭白袍,玉树临风,目若流星,眯眼瞟向西方连绵不尽的蠕动烽火,时刻准备下令迎敌。

长江后浪推前浪,来吧,江锋!

让我赵剑告诉你,谁才是这世上的,战神!

......

时光回转。

风起于青萍之末,三年前,天子刘彦与当年五虎上将赵云的后裔赵于海和张飞的后裔张茛淯,秘密会晤于符

禺山,两人遵从天子之命,回到方谷郡。

话说赵于海和张茛淯从符禺山领皇命归来,还不等赵于海准备妥当,江锋便先发制人,动兵渔阳,赵氏、江氏立即在中原腹地挥刀开战。

开战之初,江、赵两家在渔阳、桑乾一线以攻对攻,互有胜负。

但很快,赵于海便发现了一丝不对劲。

经过探报统计,赵家几战,几乎消耗了赵家三分之二的实力,而江家那边,才堪堪损耗了不到五分之一!

两方的实力,如江水对溪流,显而易见。

为了打败兵力雄厚、武威甚重的江家,赵于海、赵于光、张茛淯、赵剑会同一干赵氏族老多次商讨,最终定下了‘广立坚寨,屯备粮草。严防死守,待时而变’的对决计策,总体来说就八个字:以守为主,后发制人。

当年,江瑞生风驰电掣斩杀赵无双攻下渔阳、桑乾两县不久后,此策便立即被赵于海举全郡全族之力施行,他消耗了大量的民力和物力,不到三个月,四十余座高十余丈、纵横各半里的壁垒营寨,便横亘在了渔阳、桑乾两县通往真定县和雍奴县的官道之上。

全部营寨由西至东分为前、中、后三道防线,每道防线布置营寨十余座,其中穿插一些比营寨防御能力更强的壁垒碉堡,每座营寨相隔十余里,各驻军八百到一千不等,其中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并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兵器。

防守之余,赵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