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零九章 进卷排名(1 / 1)

翰林学士为内制。

在大宋两制官极为清要,有两府必取自两制,两制必取于馆阁之说。馆阁即是储相养才之地。

制科需由两名大臣推举,此番被推举来的有三十余人之多。

先提名,次两制筛选,再是难如登天的秘阁六试,最后才是天子亲自策问的御试。

如今两制大臣们正筛选进卷。

却说王安知知制诰也是新命。

这边还与富弼一个劲的说,我要外任,我在京水土不服,要出外为官。

这也是令人万万没有想到的。

这些人都是大宋名称一时的文章大匠,同时也是未来宰执之选,如今要从三十多人中筛出合适人选。

众人心想范公与二苏可是老乡,推举两位老乡为进卷第一第二有私心否?至于章越听闻之前省试时,范镇还打算筛掉对方的,结果谁知范镇的女儿可是章越将来的内嫂。

这些事传得是有鼻子有眼的,也不知真假。

吴奎亦道:“我赞同范公此论。此外王魁,王介二生也可。”

此刻祖无择出声,他们推举排名如下,分别是苏轼,王魁,章越,苏辙,王介。

众人听了心想难道你王安石也有私心?这个王介是何人?王安石的挚友,二人过从甚密。

贾黯则出声言道:“吾以为章越可为第一,其余老夫不问。”

最后只剩翰林学士承旨王珪没表态了。

众人商议了一番,也是表示赞同。

不过名次还要最后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