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四十九章 梅香(1 / 2)
嘉祐六年正月里,汴京下了一场雪,但还是解不了这春旱。
因为上一番解试就是在这家书铺办得,自是熟门熟路,如此书铺也不用检验正身直接呈递礼部。
自十二月至正月初五前,太学同赴会试的举子们于崇化堂里会讲了几次,交流了一番心得。
他每日在斋舍中各写一篇诗,赋,至于策和论隔两日写一次。文章就是多写多练,只要是用心了,就好比水涨了自然而然就船高了。
心贵专而不可以分。
故而章越每日一篇诗赋从不间断,哪怕是除夕也是如此。
这是章越的考场座号,在省试前坐图不公布,要等考生到了贡院后看了坐图上的座号方找自己坐次。
虽说朝廷如防贼一般防着书铺,奈何还是要用着他们。
宋朝解试是连考数日,但省试却是考四场,一日一场,然后间隔一日,考下一场。但明朝却反过来,乡试不连考,而会试则连考三日。
虽说贡院被官兵把守的水泄不通,但对举子而言认一认路还是好的,甚至还有举子对着贡院大门焚香叩拜。
但被四方举子这么一搞,还是心态有些起伏。
这消息倒也不是谣传,反而很是确切,待几位太学生就此事询问卢直讲时,对方竟也是半默认地点了点头。
之后一科多一科少,平均在每科三百人之数。
听闻还是因为冗官太多之故。
不少千里迢迢来京的举子心态顿时崩坏了。
太学本有一百名进士名额,但如今减作五十。
马车王魁对几位送他回家的举子言道。
一名举子笑道:“俊民兄名中有一个魁字,注定是要一朝夺魁名扬四海的。”
王魁笑了笑,当即下了马车对几位贵公子一揖。
他之所以要等贵公子车驾走远,是因为不愿让他们知道自己如今还住此闾巷之处与工商杂类群居在一处。
王魁怕身上的锦衣脏了,立即举袖掸尘然后言道:“再过数日,就不住此处了。”
但今日王魁倒没见对方起身。
当即王魁皱起眉头,抬起头往床帐那一看,却见敫桂英正合衣躺在床榻上。
敫桂英缓缓睁眼,看见王魁后惊喜道:“魁郎,我等了你三日,你才回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