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四章 残信(1 / 2)
十二月,岁末之时。
汴京十一月下过数场雪后,进入十二月却是再也不下雪了,进入了一个旱冬。
如团行年底祭祀最多,至于演杂剧的‘绯绿社’,唱曲的‘遏云社’,纹身花绣的‘锦体社’等等各自聚集,到处都是人头攒动,社众游街过市的景象。
期间也有不少学子与青楼女子结下终身的友谊,这样的事在每次的科举前都有流传,其中不少脍炙人口的被人编作了戏剧。
乍看这汴河甚好,但若走到近处仔细一看,可以见得住在两岸的汴京百姓每日将脏物倒入汴水中。脏污泡沫及杂物不住随着汴河船的往来而浮沉起伏。
从王安石那回来后,章越一直闷闷不乐,这算自己入京后遇到的一个不小的挫折。
太学生是社会的精英,他们不少出为官员,也有在地方教书,甚至经商的也有,通过太学学录这个身份是可以将这些资源整合到一起的。
但如今章越人就是高兴不起来。
章越吓了一跳,立即支起窗户,上前摇动黄好义双臂,见之不醒,当即挥起手掌甩了他两个耳光。
章越见此放下心来道:“哎,与你说了多少次了,点炭炉时不可将门关得这般紧,好歹支个窗啊。”
“有吗?何人为之?”章越摇头否认。
章越道:“打蚊子打得吧。”
黄好义远去后,章越坐在自己的榻上看着一旁的炭盆,从兜里取出一物。
此信可谓是针砭时弊,算是自己从论坛上看来后来史学大家们,对王安石变法纷纷纭纭评论的一个总结。
这算是一千年来无数人集思广益的结晶,既有对变法的褒奖,也有对变法的批评。
可惜自己在面对王安石时用力过猛,导致表现翻车,以至于这封信还没拿出来,即被送客了。
于是章越索性往炭盆里一丢。
又过了片刻,但见黄履带着王安国,王安礼二人来到章越的斋舍。
王安国,王安礼对视一眼,然后道:“无妨,我们坐此等候就是。”
“请便就是。”
章越是他认可的朋友,但若因自己兄长的关系而失去章越这位朋友,如何是好?
王安国左等右等也不见章越回来,不由得心情烦闷,正待这时他看到了炭盆里似有一封残信。
黄好义犹自不觉,一边在床上抠脚,一边与王安礼聊天,完全没有注意到自己。
但信头上写着是‘王公亲……’,下面大半截被火烧去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